在3月的两场关键的18强赛中,中国国家足球队遭遇了连续的失利。面对沙特队,他们以0-1的微弱差距败北,而面对澳大利亚队时更是以0-2的分数失利。这两场比赛的结果让外界对主教练伊万科维奇的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提出了广泛的批评。
《东方体育日报》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虽然伊万科维奇年岁已高,但他的决策并非出于糊涂。相反,他一直以对中国队负责的态度来执行他的职责。因此,中国足协或许应该考虑与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帅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
根据既定的工作计划,伊万科维奇和他的助手们已经开始了本周末的中超赛区队员考察。这意味着他会继续率领中国队踢完剩余的两场世预赛。他的任务是率队完成18强赛并力争出线。现在比赛尚未结束,中国队依然有晋级的可能,因此关于他去留的问题并不需要过多的讨论。此外,考虑到目前的状况,换帅并不是最佳时机。
伊万对442中场菱形站位有着特殊的坚持。虽然阵型是基础,但站位是灵活的。然而,中国队目前尚未具备根据情况灵活切换站位的能力,这导致在比赛中后卫线身前常常出现“无人区”。沙特队和澳大利亚队正是抓住了中国队后腰两侧的空当进行配合。
在热身赛前的最后时刻,助教们召集了四名后卫和后腰黄政宇进行简单的防守移动练习。然而,作为长期采访中国队的记者,我和我的同仁们对此表示不解。一方面,单后腰难以抵挡对手的快速进攻;另一方面,黄政宇在之前的比赛中出场时间有限,其场上感觉并不理想;此外,此时还在“摆阵”,似乎有些临阵磨枪的意味。
尽管主教练在选人用人和排兵布阵方面拥有决策权,但像中国足协教练专家委员会这样的机构或部门是否应该拥有与主教练沟通建议的权限呢?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伊万科维奇虽然经验丰富,但中国足协或许也该考虑在此时与他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以更好地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