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花队,作为中超联赛的常青藤,近期却因“裁判争议判罚”而备受关注。自新赛季开始以来,申花队的比赛总是伴随着关于裁判判罚的讨论。
据详细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六场比赛中,申花队似乎在裁判的判罚上获得了不少“福利”——躲过了一张本应得到的红牌和停赛一场的处罚,同时也仅得到了一张黄牌,但却造成了对手三张红牌的“损失”。这样的数据令人不禁对申花队的比赛产生更多的疑问和猜测。
在本轮申花队3-2绝杀浙江队的比赛中,特谢拉与李提香之间的对抗再次成为焦点。在比赛的下半场,特谢拉在回追中直接抱住李提香的脖子,挂在对方身上,强行“逼停”了对手。解说员在现场表示,特谢拉的这一防守动作明显过大,有明显的拉拽犯规嫌疑。当时,许多球迷都认为傅明会向特谢拉出示黄牌。然而,傅明却没有任何表示,并拒绝了浙江队球员的投诉,坚持认为这次犯规并不构成黄牌。
从整个进攻过程来看,特谢拉的这一犯规行为确实可能得到一张黄牌。当时浙江队已经断球并形成快速反击的势头,而特谢拉的这一动作无疑打乱了对方的节奏。尽管他可能已经做好了吃黄牌的准备,但傅明却选择了手下留情。
不仅如此,在申花队上一个主场对阵云南玉昆队的比赛中,李可的中场铲人行为也没有得到黄牌的处罚。然而,另一位裁判黄翼却在2分钟之后将云南玉昆队的弋腾罚下。在足协的裁判评议中,李可的犯规被视为“危险动作”,应该给予黄牌警告。
这样的判罚差异让人们对中超裁判的“执法尺度”产生了疑虑。这种不一致的判罚不仅会导致受益的球队动作失控,还可能使吃亏的球队越来越谨慎,无法摸清裁判的判罚标准。例如,成都蓉城队在与天津津门虎队的比赛中,周定洋因一次看似不是红牌的动作被罚下场,尽管足协后来认定是误判,但周定洋的停赛一场处罚并未被取消。
对于申花队而言,虽然多次在判罚上“受益”,但也有其无奈之处。他们常常被外界误认为是受到了特殊照顾。然而,以申花队的实力而言,即使没有这些判罚的“帮助”,他们依然有能力闯入中超前三名的位置。裁判的判罚应该公正、公平、统一,只有这样,中超联赛才能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